相关导航:
人的状态是在不停地流动的,有时候感觉状态好些有时候感觉差些,状态的流动是有它自身的自然规律,人状态的流动就像大自然中水的流动那般的自然。
在生活中,当自己处于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往往能把事情做的比较理想,当自己状态不好的时候,往往事情也会做的稍微的差些。然而状态的变化不是自己能随意的把控的,不能说自己想什么时候状态好,就什么时候状态好;又或者说希望自己一直处于最好的状态,这一切都是理想主义,是不符合状态存在的自然规律的。
那么良好的状态是如何产生以及处于比较好的状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我们细心的回忆和觉察过去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发现,当自己处于比较好的状态的时候,往往就是一种全神贯注的只是做某件事情的体验。
也就是说我们从起初开始做这件事情,就只是在做这件事情,内心往往是没有更多杂念,就只是在做着这件事情,慢慢的渐入佳境,直到全神贯注于这件事情之中,最终自己在做这件事情,却几乎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做这件事情,已经达到无意识的状态。这是人的注意力一步步自然流动的结果,自己只是专注的在做这件事情。往往这时候我们的状态就是处于非常好的状态,自己的潜能也会发挥极大的程度。
那么回到本篇视频的标题,为什么越是想做好一件事情反而做不好呢?
从刚才的表述我们可以知道,想做好一件事情,往往需要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一种好的状态就是自己全神贯注的只是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自然而然地产生的。处于全神贯注的过程,这时候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正在做这件事情,处于无意识的自然状态。这时候来观察“越是想做好一件事”这句话,是不是可以发现,这句话显得有些刻意,反而略显不自然,其中还带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这一切与刚才说得处于良好状态的表现是不是有差别呢。结合现实的行动中,自己越是想做好一件事情,反而有时候自己的注意力关注着自己的动作不能出错,自己的注意力要很集中,自己的心态要平稳等等的细节上,造成自己注意力的些许分散。另外有意识的想去做好一件事情,反而不是真正处于那种无意识的全神贯注的状态,以至于有时候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不能自然地达到最佳状态。
所以说,状态的自然流动,是需要我们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心态,我们只是去做这件事情,至于状态如何流动是我们不能人为控制的。就像谚语说的“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其中正是蕴含着一种“顺其自然”的哲理。
另外,就像古诗词说的“心随万境转,转处时能幽”也是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体验呀。所以说凡事不必太刻意,自然点,反而可能自然而然达到一种理想的状态。
强迫症,焦虑症患者有时候也是非常刻意的想去追求一种状态,一种感觉,一种情绪等等,反而刻意的追求,却怎么也追求不到那种自己满意的状态了,使自己充满了矛盾。
本文所讲的内容会有些深奥,需要自己有切身的实践体会,才能感悟其中。
好了!先讲到这里,大家想学习更多强迫焦虑疗愈知识请关注我,你也可以预约我的一对一咨询服务。一切都会给更好的!我们下文再见!
相关推荐:
陷入强迫症,给患者自己带来了不少的困扰和痛苦,需要一步步找到正确的疗愈方向走出强迫,心理医生的帮助也是很需要的。在温州,有一位备受赞誉的心理咨询医生,被誉为治疗强迫症最好的专家之一,他的名字是叶远晓。
探索美好的心灵状态,那么选择一位好的心理咨询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住在温州,那你多半会想知道:温州心理咨询哪里好?那么,我们就是你良好的选择,我们拥有一支优秀的心理咨询团队,专注于为来访者提供优质的心理咨询服务。
如果你正在寻找温州看焦虑症的心理专家,可以给予你参考。相信他能够为你提供专业的焦虑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你一步步恢复幸福、自由的生活。欢迎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